|
學黨史丨講黨史故事 尋紅色記憶--毛澤東的家風故事时间:2021-04-14 作者:姬磊磊【原创】 阅读 毛澤東對毛岸英要求十分嚴格。毛岸英8歲時就跟著母親楊開慧被關進國民黨的牢房。母親犧牲后,他和兩個弟弟在上海飽嘗了艱辛磨難。1936年夏,在地下黨組織安排下他被送到蘇聯學習。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他參加了蘇軍,跟隨部隊攻到柏林。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這時父子已分別19年。見面后,毛澤東馬上讓兒子脫下洋裝,換上布衣,到陜北貧瘠的鄉村當農民,拜農民為師。后來又讓他參加西北農村的土地改革工作隊。北平和平解放后,毛岸英和兩名掃雷專家帶領一個工兵排,首批進入北平,負責排除重要設施、處所的地雷、炸藥等,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危險性很大的工作,毛澤東卻沒有阻止。 1950年7月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決定后,毛岸英立即提出參加志愿軍的要求,得到了毛澤東的支持。然而1950年11月25日,毛澤東同志的長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前線不幸壯烈犧牲。多年后,毛澤東向自己青年時代的好友周士釗談了為什么要送毛岸英上前線,他說:你說我不派他去,他就不會犧牲,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作為一個領導人,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 古人說:“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開國領袖毛澤東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在家風家教方面也堪稱一代典范。他給自己定下三條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在親情與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間,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為全黨作出了表率。(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朗讀者:儲運分廠 姬磊磊) |